欢迎访问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网站!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  >   学院新闻   >   正文

2023级本科生刘文娇、王志晨在Chem. Eur. J.发表论文

作者: 侯玉忠   信息来源:    发布时间: 2025-04-25

近日,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23级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刘文娇、王志晨在国际著名化学学术期刊(Chem. Eur. J., 中科院2区)上发表题为“p-π Conjugate Triggered Red Room-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from Single Benzene Derivatives”的研究论文。

纯有机室温磷光(RTP)材料因结构可调性强、易于加工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,在发光器件、防伪和加密、生物成像和传感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。然而,迄今为止,大多数可用的纯有机RTP材料的余晖颜色为蓝色、绿色或橙黄色,红色/近红外(NIR)RTP材料报导很少。由于其出色的组织穿透性,红色/NIR RTP材料在生物成像和传感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前景。依据能隙定律,为了获得这种纯有机RTP分子,需要相对较低的最低激发三重态(T1)能级,但T1的低能级往往增加了非辐射衰变的概率,从而导致磷光消失。

已报导的红色/NIR发射通常是通过扩展共轭体系获得,但稠合共轭体系的低溶解度、纯化困难等制约了其发展。苯环是构建共轭体系最简单、最基本的模块。然而,从单苯环中实现红色/NIR RTP仍然具有挑战性。利用p-π共轭,本文报道了一种具有红色/NIR RTP的单个苯环衍生物。其在585nm处显示最大RTP峰,在545nm、635nm和700nm处显示肩峰。这种构建模块与传统的扩展π共轭体系截然不同,可以为构建各种磷光材料提供指导,并重新激发人们对取代苯基础化学的兴趣。

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023级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刘文娇、王志晨为论文第一作者,研究生张伊蓬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,葛燕青教授为通讯作者,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为本文唯一单位。全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02/chem.202500598






手机扫码访问和分享

  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电话:0538-6229741 地址:泰安市长城路619